優化納稅服務的意義(稅務優化是什么意思)
作者:許松平 發布時間:2022-03-28 09:39:26 點贊:次
1.主要包括稅務登記服務、一般納稅人認定服務和發票發售服務等。2021年以來,各網廳和自助辦稅設備終端累計完成業務量444922筆,既分流了大廳窗口業務,又滿足了納稅人便捷、近距離辦稅繳費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
2.立足于納稅人現有的技術條件升級軟件,禁止開發商和服務商利用軟件升級推銷設備以及利用培訓等機會向納稅人收取高額費用。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實效做好兩個減負、優化納稅服務是當前稅收工作中一項重要的緊迫任務,各級稅務機關要切實加強領導,將其擺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實減輕納稅人和基層稅務機關的負擔,各地要組織實施好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工作,主要是在稅收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爭取稅收優惠,減少稅收支出,降低納稅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和投資回報率。積極利用短信開展催報催繳、申報提醒、辦稅通知等涉稅事項。
3.設立和變更稅務登記時,對于稅務登記、稅種認定、減免稅資格認定、普通發票領購資格等涉稅調查事項,可實行一次下戶、調查辦結。

一、優化納稅服務的意義(稅務優化是什么意思),怎么闡釋
1.員辦稅態度等方面的需求。深入轄區企業常態化開展個性化政策宣傳、重點項目建設政策支持、重大舉措落地宣講等一系列服務措施,問計問需、精細服務、紓困解難,真正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要在合理分解納稅服務工作職責、健全完善納稅服務崗職體系的基礎上,針對各層次納稅服務工作,制訂考核辦法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試點和推廣力度,加大考核獎懲力度,推進納稅服務工作長效化管理。
2.對于長期選擇電子申報方式報送涉稅資料,且數據質量比較高的納稅人,可由省稅務機關確定報送紙質資料的時限,其中增值稅、消費稅的紙質申報資料采取半年或年度報送的方式,營業稅的紙質申報資料可以采取季度報送的方式;企業所得稅季(月)度預繳申報可只采用電子申報方式,年度申報須采用電子申報和紙質資料報送方式。整合服務資源,提高服務效能加強國、地稅協作。積極創新納稅服務方式和手段,將個性服務與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稅流程簡化、維護納稅人權益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促使納稅服務不斷優化,推動稅收工作和諧發展。
3.對已具有電子認證身份的納稅人,在使用電子申報方式報送涉稅資料后,省稅務機關可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進行取消紙質資料報送方式的試點,并報稅務總局備案。

二、優化納稅服務的意義(稅務優化是什么意思),如何開始解釋
1.加強監督考評,強化熱情周到的文明辦稅服務。將性能較高的計算機設備優先配置到辦稅服務工作方面,以提高辦稅效率,縮短辦稅時間。充分發揮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在稅務、稅收籌劃、會計核算等方面的行業優勢,為納稅人提供具有專業水準的個性化服務,以提高納稅服務的整體實力。
2.主管稅務機關應積極與納稅人協商,經納稅人同意可采取以下方式:對于規模小、核算相對簡單的納稅人,盡量將其安排在納稅申報期的前半段申報納稅;對于規模大、核算相對復雜的納稅人,盡量將其安排在納稅申報期的后半段申報納稅,以合理利用申報辦稅時間,根據實際需要,在納稅人相對密集的基層稅務機關或稅務所,可適當增設辦稅場所,以分流納稅人,分散辦理申報納稅。2021年累計開展稅企聯建共建活動48次,收集意見建議12條,幫助解決企業涉稅疑難問題10余件,為積極構建稅企親、清關系、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夯實了組織保障。對重復、失效的報表,主要原因是滿足于面上共性的稅收政策宣傳解讀,對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不夠重視;滿足于政策的事后落實,缺乏事前的宣傳籌劃,特別是對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的事前政策籌劃服務不夠到位。